
“虧損大戶”緣何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來,我們公司一舉甩掉‘虧損大戶’的帽子,邁進了良性發展的新車道。特別是2021年利潤超過建廠50多年來的總和,經營指標實現歷史最好水平。”談及成績的取得,陜西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屈戰成深有感觸。
陜化公司煤化工生產裝置區
陜化公司由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陜西省化肥廠、復肥廠合并設立,已有50余年發展歷史。在連續虧損多年后,2018年,陜化公司首次盈利,利潤502萬元;2019年,盈利2037萬元;2020年,盈利2537萬元;2021年,盈利達7億元。從過去的求生存到穩中有進、穩中趨優,陜化公司經歷了什么?
2019年,新任職不久的屈戰成在一次大會上指出,公司存在生產運行高而不穩、經營管理糙而不精這兩大軟肋,以及觀念陳舊、體質瘦弱、標準不高、能力不足四大癥結。“想要打贏翻身仗,必須拿出決心和勇氣,向守舊思維和突出矛盾宣戰,向阻礙改革創新和提質增效的頑疾宣戰。”審視企業發展態勢,屈戰成提出打造“員工幸福、同行尊重”的一流化工企業的新愿景、新目標。
從精簡整合機構,到實施銷售體制機制改革;從重新定編定員,到薪酬結構改革……幾年來,作為一家敢于否定自我、勇于改革求變的企業,陜化公司主動走出舒適區,以日新精神、精進態度和系統思維持續改進不合時宜的發展方式,轉變陳舊僵化的管理理念,破除狹隘局限的工作路徑,用改革在“深水區”凝聚共識、破解難題、推動創新。
陜化公司生產過程中更加注重環保,圖為公司污水處理區。
2021年,化肥化工行業景氣度大幅上行,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生產方面,陜化公司的磷銨裝置完成了品種優化和產能提升,其他裝置效能領先;經營方面,銷售機制改革成效顯現,競價機制良性運行發揮價格推升作用,市場優質客戶完成有效對接;改革方面,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有序推進,績效說話、硬指標考核、激發動能的賽馬機制常態化運行。
多年的努力,終于迎來業績的集中爆發。作為陜煤集團旗下集煤化工、磷化工和精細化工為一體的大型化工企業,陜化公司以處于陜煤集團第三方陣的資產規模,取得了位居第一方陣的經營業績,一舉躋身陜煤集團化工板塊盈利大戶。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收入利潤率、人均利潤在陜煤集團名列前茅。從過去的求生存到持續的穩增長,從生產高而不穩到實現能效領跑、效益倍增,從被同行“視如敝屣”到“刮目相看”,陜化人在改革創新中經歷了考驗。
在實現資產增值、經營增效的基礎上,該公司還形成了靠職工發展、職工靠企業生存、企業與職工之間是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同步實現了員工增收目標。近年來,超額完成公司承諾的“每年漲一萬,連漲三年”目標,在崗員工人均增加了3.9萬元。
據了解,今年前兩個月,陜化公司化工總產量增長了14.6%;營業收入14.08億元,完成計劃進度的113%,同比增加5.39億元;利潤總額4.14億元,完成計劃進度的166%,同比增加3.5億元。目前陜化公司正在穩量增效,確保“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干勁足、三季度態勢穩、四季度業績優”,奮力實現國企改革三年攻堅行動完滿收官。(經濟日報記者 張毅 楊開新 通訊員 郭曜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