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黨委書記、董事長屈戰成強調提升干部素質、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性,要求中層干部必須主動跳出舒適區,做“五敢”干部。作為企業生產組織的一個分廠、一個基層單位,如何通過工作作風的改進實現管理大提升?事不謀不成,人無業不立。磷銨分廠在管理探索中以黨建“實文化”品牌建設為引領,緊緊抓住“用人”和“干事”兩個著力點,提升人的忠誠擔當素質和業務技能本領,把責任壓實到人,把事情落實到人,深入推動“三型兩力”作風建設。 工作作風不正在生產分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事無人干”或“這事不歸我管”,工作分工不明確,工作推進慢。二是“事干不對”或“這事我不會干”,業務技能缺失,工作效率低。三是“事干了就行”或“這事一直這么干”,工作方式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工作完成質量低。這些現象都反映出“人”的思維定式和“事”的落地落實上,需要強有力的體制機制支撐,才能激活一池春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進工作作風,需要從制度建設、教人做事、履職盡責、績效考評四方面共同用力,才能取得實效。 “事無人干”主要是職責不清,分工不明。所以,要實現“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首先要在職責分工上予以明確,端正態度,壓實責任。班子之間、同事之間,相互補臺不拆臺,團結一致,把事干好。 “事干不對”主要是業務不精,本領缺失。所以,人員主動學習和分廠塑培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把事干對就要求分廠在知識塑培方面搭建平臺,要有計劃有安排,有激勵有考核。磷銨分廠主要以前期調查研究為主,搞清楚哪些人哪些事不會干,然后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在規定時間節點內考評培訓效果,促進人員學習,學會干事,達不到要求的,就按不符合入職要求落實考核。 “事干了就行”主要是工作標準低,沒有創新意識,把干事當成交作業,沒有精益求精的高標準意識。對此,先要從思想認識上進行引導,要讓職能管理人員學會經常性思考,在具體管理上要壓實層級責任,一級對一級負責。 工作作風是一個人的軟實力,但又能體現干事做事的硬指標。今年是陜西省“三個年”活動開局之年,也是陜煤集團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為了有效提升工作作風,杜絕以上人和事之間的現象激化成工作作風不實的矛盾,磷銨分廠主要從以下幾點來抓具體。 一是“每周一碰、每日一會”。分廠領導班子每周召開一次黨總支支委會,針對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工作安排以職責分工為主,“誰的責任田,誰來負責干”。分廠各裝置技術管理人員,每天下班前利用20分鐘時間組織召開工作碰頭會,把需要協調溝通的工作進行再細化、再安排,讓人和事有機結合,高度統一。 二是輪崗輪訓、培訓教育、注重業務能力提升。分廠領導分工可以輪崗,技術員主管業務可以輪崗,讓不同人干相同事,總能激發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時,也倒逼職能管理人員學習業務技能。近年來,公司人力資源部在員工學歷提升、考級取證方面給予一線員工很多支持;分廠也在技術員競聘、班組長公推公選活動中,通過設立門檻、綜合考評等方式,打通職能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通道,鼓勵員工提升知識儲備和業務技能,讓優秀人才有展示自我的平臺,讓碌碌無為者失去“舒適感”,從而促使所有人樹立崗位危機感、緊迫感。 三是運用好“262”績效杠桿,落實全員績效考評,讓實干者得實效,讓有實績者得利益。分廠對職能管理人員把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作為主要考評依據,對全體員工把崗位履職盡責和勞動競賽相結合進行打分考評。陽奉陰違、應付差事,工作完成質量不高,工作效率低,得分就低,就要接受通報考核,如果一個人連續干不好事,就是達不到崗位入職要求,就啟動調整崗位的管理辦法。 總之,改進工作作風不是管理者主觀臆想的事,是需要制度支撐,機制運行下,從被動管到主動干的客觀實踐過程。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旦形成正確的環境氛圍,工作作風就會順其自然得到有效提升。(磷銨分廠 屈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