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工會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對公司10個勞模(技術能手)工作室2022年度創新項目進行評審。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賈健喜,各單位工會主席、勞模工作室負責人、一線技術員工代表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 評審會分為勞模工作室負責人作匯報、評委綜合點評、現場打分三個環節。各工作室將立項的創新課題和攻關項目,分項目背景、項目實施、項目成果及項目總結四部分,以PPT和現場演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介紹。評委對項目立項、效果評價、下一步工作方向等做了點評交流。 孫娟工作室將煤中氯離子分析方法改進及乙炔氨分析方法建立工作列入勞模工作室創新項目,針對煤中氯離子分析中存在的難題及乙炔氨分析方法建立進行研究。通過樣品的制備、高溫溶樣、過濾洗滌轉移、滴定和計算等反復試驗,改進煤中氯離子分析過程,成功分析出了煤中氯離子含量,給氣化分廠提供了真實可靠數據,協助氣化分廠找到了氣化爐腐蝕的原因,為氣化爐安全、長周期運行提供了可靠數據。同時,對公司使用日本島津2014氣相色譜儀建立的乙炔氨分析方法得到了航天六院專家的充分肯定,并應用于生產。 白延軍工作室負責人介紹,維保分廠作為公司設備檢維修的主體,工作室承擔實操培訓和創新實踐雙重責任,積極開展對標交流、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扎實開展實操技術培訓活動,減少外委項目和檢修效率。先后組織了動力送風機、52萬噸尿素裝置P301泵、增速機檢修等多項課題,總結系統多年來運行經驗,認真統計設備完好率、運轉率、故障率等關鍵指標,按生命周期推進主動檢修,有效提升設備長周期運行水平。 賈健喜肯定了各工作室的辛勤努力和取得成績,指出了工作室在建立運行以來存在的共性問題,對如何開展創新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深化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當前,公司正處在高質量發展、實現“五個二”目標的關鍵時期,廣大員工是企業創新的主體,加強組織領導,使創新工作室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培育人才的“孵化器”。把創建與工會服務企業、服務員工緊密結合,把創新工作室作為學習先進的課堂、切磋技藝的賽場、創新創造的平臺,推動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員工隊伍建設。二是認真總結經驗,充分肯定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的顯著成效。構建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牽頭、部門協作、勞模領銜、員工參與的創建格局,制定“八有”建設標準,堅持把勞模創新工作室定位為宣傳勞模精神的陣地、培養技能人才的營地、開展創新創效的基地、傳承創新成果的集合地,為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三是注重提質增效,不斷提升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勞模創新工作室已經成為工會組織服務企業、服務員工又一個響亮的工作品牌。著力在提升質量、增加效益、發揮作用上下功夫,不斷擴大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貢獻率和影響力,完善考核制度,實行動態管理,把好創建質量關。各級勞模創新工作室要強化責任意識,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在精神傳承、技藝傳授、人才培養、創新創效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各級工會要堅持定期評選表彰、大力宣傳優秀創新成果和創新創效先進典型,充分挖掘員工創造潛能和創新熱情,推動優秀創新成果和優秀創新人才源源不斷涌現。 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是工會服務發展大局、推動員工創新創效的平臺和載體。下一步,公司工會鼓勵支持各級勞模結合各自崗位和業務特點成立創新團隊,把創新工作室建設成一個聚才、育才、用才的平臺,讓企業在創新中求發展、員工在創新中得實惠。(工會辦公室 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