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一博,男,1990年1月27日生,本科學歷,工程師職稱,2012年7月進入陜西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電儀車間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其師傅和領導的幫助培養下,很快就成為了班組骨干,2018年12月被分廠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4月被評選為電儀分廠第三黨支部宣傳委員。 平日工作中,侯一博積極參與支部組織的“三會一課”學習和各類主題黨日活動,時刻領會上級傳達的文件精神,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規定履行黨員義務,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珍惜黨的光榮稱號,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完成黨的各項任務。 在化工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自動化、智能化工廠對儀表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儀表專業作為一個技術性專業,打好基礎必不可少。他一方面向同事和領導請教,在實踐中鍛煉、積累經驗;一方面利用業余時間通過書本、網絡論壇學習,不斷拓展自己思維和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視野。正是因為他不懈的努力,對自我嚴格要求,讓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他先后代表集團和車間榮獲2014年度陜西省“渭化杯”技能大賽儀表工二等獎,2015年度職工技能大賽儀表工三等獎,并被分廠多次評為“業務學習先進個人”“技術能手”的榮譽稱號。 2013年初夏正值二氧化碳壓縮機開車階段,壓縮機設備為德國MAN制造,儀表設備安裝調試由德國技工和儀表人員一起進行,集團配備專職翻譯人員,因德國技工工作制為每日4小時,而翻譯人員對儀表行業了解不深,兩邊溝通存在理解偏差,對調試進度有一定影響。工期緊,任務重,為了不影響開車進度,侯一博同志主動要求與德國技工人員搭檔,兩人溝通雖說算不上流利,但通過簡單的英語溝通加上肢體語言,加上同為儀表工,溝通起來更能事半功倍。遇到有不理解的地方,他利用業余時間學單詞,記語句。通過他的努力,兩人搭檔越來越默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按時如期完成了壓縮機開車前儀表相關設備的調試工作,確保了開車順利進行,同時也得到了同事、領導及德國廠商的認可和贊揚。 2021年2月14日晚,已經值班近24小時準備下班的侯一博同志接到了運行人員井浪濤的電話:“氣化XV-13012B閥門動作不了,要拆開閥蓋檢查,需要幫忙”。他立刻背上工具往氣化爐跑去,因為他知道這個閥是鎖斗程控系統的重要閥門,去到現場打開蓋子他發現閥門連桿脫落,判斷閥門已無法使用,需要更換。這會兒,正是節假日值班人員交接班時,在跟工藝人員溝通后,工藝人員回復該閥門長時間不動作有可能造成系統減量。他一方面向領導匯報情況,一方面聯系機動部值班人員一起去庫房找備用閥門,又聯系維保分廠值班人員安排叉車將備用閥門轉送到現場,步步爭分奪秒,看到閥門運送到現場,他小小的松了口氣,井浪濤說:“閥門已經到現場了,你值了一天班了,先回去吃飯休息吧,接班人員馬上就來了。”他卻說:“時間不等人,接班人員也不了解情況,既然跟你一起干了這個活,就要把這個活干好,做事要有始有終。”就這樣他們跟維保人員配合對XV-13012B閥門進行了更換,一直忙碌到快零點,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這時倆人才發現肚子在咕咕叫。這就是侯一博,一個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勇于擔當的人。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是他的人生格言,入黨已有十個年頭,他始終以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自己的執著、堅守、努力與奮斗實踐著自己對事業的熱愛;以與時俱進、不斷開拓的無畏勇氣迎接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更以一顆赤誠的心塑造一名新時代的合格共產黨員為目標,立志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為了企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電儀分廠 劉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