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分廠司機 郭衛東 在如火如荼的大檢修過程中,沖在一線的檢修和監護人員任憑汗水打濕了全身,烈日曬紅了臉頰,他們依舊堅守在自己的戰線上。然而,為了保證高質量完成檢修任務,在二線的同志也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的力量充分釋放在后勤服務當中,老郭,郭衛東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分廠的司機,他不僅要忙于檢修現場的服務,還要保證辦公、休息等公共區域的衛生狀況良好,正所謂平常男同志干的活他干,平常女同志干的活他也干。 “舉起了一杯相思酒……”隨著手機鈴聲響起,他的“活”就又來了。 “老郭,取幾條安全帶,馬上要用”“老郭,預報有雨,把彩條布趕快準備到現場”“老郭,現場沒水了,送幾箱水來”…… “好,馬上來”“好,馬上送過去”,這一句句的回復著實使人心里踏實。 有一次,現場沒有水了,老郭在接到電話后就立刻去庫房準備,巧遇電梯壞了,他就抱著整箱的水直接走樓梯為現場送去,幾個來回下去,他已滿臉通紅、大汗淋漓。由于用水量大,他僅僅喝了瓶藿香正氣水,笑著回應著大家:“老漢子還能行”之后,就又繼續著他的服務工作。 飯點到了,老郭按時下樓去取飯、分飯;發雪糕時間到了,老郭按照預估的人員分布情況和同事一起為現場作業人員送去清涼。 在一次休息吃飯的時候,領導開玩笑地說道:“真是哪兒哪兒都有老郭,沒老郭不行啊”。 老郭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但干起活來卻從不含糊,總是以集體的利益為重,作為一名老黨員,他以不服老的干勁為大檢修的順利進行奉獻自我。(薛榮) 電儀分廠氣化合成電工班長 羅亮 在氣化尿素檢修現場我們每天都會見到一個渾身充滿干勁的年輕小伙,他就是電儀分廠氣化合成電工班長羅亮。對于一名上任不到一年的年輕班長而言,要圓滿完成分廠下派的大檢修任務,保障班組人員的安全,他感到壓力巨大,但他說:“我硬著頭皮也要往上沖,也要把這項任務安全優質高效完成好。”他知道,這是領導對他的信任,是員工對他的信任,更是他扛在肩上的責任。安排作業時,他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注意作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作業開始前,做好風險辨識,落實安全防護措施,時刻警鐘長鳴于心,千萬不能違章作業,要將“安全”系在自己的心間、腰間。 工作細致認真,刻苦鉆研,敢打硬仗。檢修現場的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條件特殊,工作量巨大,對電工的技術要求也十分的高。現場有急、難、險、重的工作,他總是知難而上,加班加點,有時候一連幾天都在廠里,想家人了,就給家里打個電話,天天都是起早貪黑,忘記了照顧父母、孩子,忘記了多陪一會兒妻子。由于他的業務水平突出,所以他不但負責現場電氣設備維修,還擔負著各個重要機電環節的維修與日常維護工作,經常是二臺電氣故障剛剛處理完,又跑到三臺處理。在其他班組有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需要他幫助時,他總是以謙虛謹慎的態度去對待,盡其所能去幫助他人,受到了其他班組干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把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成為一名卓越技術能手作為自己的目標,他深知,光有吃苦精神和十足干勁還遠遠不夠,要具備干好工作的過硬本領,必須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面對新型電氣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高,技術精密度高的要求,羅亮深深感到他身上擔子的沉重。身為一名技校畢業生,文化水平遠遠適應不了新技術的要求。他堅持學中干、干中學,遇到不懂的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非得弄個水落石出不可。在工作之余他還閱讀了大量的專業書籍豐富理論知識,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決不讓自己在技術上落伍。 任勞任怨,積極進取,工作講求實效是他的一貫作風。俗話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技術上一線之差就可能造成幾萬、十幾萬、乃至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他始終在安全的前提下,把提高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勇于創新、大膽改革。在技術學習過程中,他結合公司要求,不斷總結創新,做到學以致用,改造和設計了現場很多不合理或不安全的設備。 盡其所能,始終樹立“節材降耗”的思想品質。他在維修設備的過程中,始終是把“節約”放在第一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總是把能修復的設備盡量修復,不能修復的設備拆了當配件使用。做到“修舊利廢”,“節材降耗”。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電氣技術,修復了許多被認為報廢的電子線路板、開關電子插件、各類開關綜合保護裝置等等,僅此一項就節約了數萬元檢修資金。 “求真務實,做一個銳意進取的實干家”,羅亮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工作中思維活躍,愛好廣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朝氣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熱情高、干勁足,開拓進取意識強。同時,他謙虛好學、為人隨和、性格活潑、善于思考、處事穩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平時團結同志、尊重領導,在同事當中樹立了一定威信,相信他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有更出色的表現。(王寶文) 尿素分廠27萬噸裝置區主管 王探朝 探朝,我們習慣把他叫做“朝哥”,黝黑的膚色,微胖的身材,迷人的酒窩式的微笑,地道的陜北方言,布滿陽光喜氣的精氣神,回回碰見他,都是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平和、舒適的感覺。 王探朝,27萬噸裝置區主管,中共黨員,在大檢修開始前,他一直在整理檢修項目,完善檢修方案,落實檢修措施。同時,為保證大檢修的安全有序進行,他組織并參與大檢修前的工藝培訓和安全培訓,一方面提升職工的操作技能,一方面提升職工的安全意識,真正做到“三管三必須”。 有一次,我和他聊天,他跟我說,現在他是流動性作戰,只要有作業點的地方他都會不定時的去檢查,一方面查進度,一方面查施工質量,同時,還可以糾正三違和習慣性違章,確保施工安全。他還說,為確保檢修按期完成,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安排,他需要統領全局,及時準確的掌握各項檢修任務的施工程度,遇到瓶頸期和困難期,都是第一時間給與協商解決。 已經持續半個多月的檢修,每天的早出晚歸,讓他的臉上略帶了一絲倦意,交接班沙啞的聲音,略顯疲憊的步伐,在交班后的那一刻,煙消云散,又是激情的一天。(李洪艷) 質量計量中心煤化工分析三班班長 雷曉靜 雷曉靜,質量計量中心煤化工分析三班班長。自2017年轉入分析專業以來,她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溫柔嬌小的她,身上仿佛永遠有使不完的力氣,不畏艱難、沖鋒在前;作為一名黨員班長,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為組員樹立良好榜樣,為班組建設指明前進方向! 做行動方向的指路人。 每天她都最早一個到崗最晚一個回家,堅持對各檢驗室逐一檢查,做好各項交接工作。她的衣兜裝著一個小小的筆記本,記錄著儀器設備、工藝生產的運行狀況;臨時樣品分析方法、分析數據異常結果;人員分配、工作協調等內容。她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本就是我的好伙伴、第二大腦,有了她再也不怕工作遺漏、交接不清楚了!”她用行動影響著自己的團隊,現在班組成員人手一個筆記本,已成為工作標配。 做業務技能的培養人。她的組員是一群擁有著年輕血液的九零后,業務基礎相對不扎實。善于學習鉆研的她,帶領自己的團隊一起探討學習、總結知識要點,互相提問、比賽,確保對所學知識熟練掌握。她緊抓此次檢修機遇,在檢修現場實地教學,帶領自己的組員走到哪講到哪、干到哪學到哪,以實際為基礎幫助其對所學知識理解、記憶,做到學用結合、知行合一。 做團隊協作的指揮人。人們常說“人心齊、泰山移。”她深刻認同這個道理。對于檢修中分析任務艱難的作業,她身先士卒、勇當“排頭兵”,先進行實踐分析,再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人員組隊。她率先完成T1601塔分析后,立刻安排:“T1601塔太高、分析點多,如果一人分析耗時久,會對檢修工期造成影響,且上下攀爬不易,風險相對較大,因此需配合完成。大家帶好對講機,王欣悅上塔頂分析上四個點,韓曉分析下四個點;巨越在檢修點負責記錄分析數據,等下次分析時進行互換。” 她的調配使組員能有效溝通、相互接應、互為后盾,確保檢修任務及時、準確完成。 她總是特別忙碌。習慣儀器檢查、習慣現場檢修分析、習慣運行系統檢驗的她,常常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勞累。她每一次忙碌的身影都如一幅素描畫,記錄著動人的故事,真實映射出她樂于奉獻與勇當“排頭”的精神。相信在她的帶領默默堅守下,此次大檢修定會完美收官!(劉蓓 王珍) 生產技術部 楊磊 雷曉銳 伴隨著這一天最后一輪廣播站播報,生產技術部兩個大忙人——楊磊和雷曉銳,出發了!與以往不同,今天他們帶上了新裝備——小型探照燈一盞,手套兩雙,一起爬到T1601塔上邊的人孔,去看看實際的塔盤安裝進度! 他們走到第五層的平臺,只見雷曉銳滿頭大汗,肩膀和背部的工服都濕透了。實際查看完現場,這會他們兩個對照著圖紙,不停的交流著。 “現在第六個人孔已經基本裝完了,中間的那塊正在安裝,明天應該就到上邊這個人孔開始干活了!” “那就是到現在安裝了將近10層了!” …… 這就是檢修期間楊磊和雷曉銳現場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對于他們而言,盲板票證管理是主業,各自負責一個轄區,跑前跑后,上上下下不停點;一塔開始干活后,兩個人兩班倒,24小時現場值守,隨時跟進檢修進度!關鍵忙之余,還要照顧部門人員用餐!為了確保精準報餐不浪費,每天在群里接龍,誰是上午,誰是下午,誰是全天用餐,記得清清的,不浪費一份飯!人的成長就是在點點滴滴的歷練中,就是在大事小事的擔當里!(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