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初,孫正文響應陜煤集團戰略北移的號召,積極主動投身到運銷集團陜北區域煤炭銷售事業,不畏艱難,拼搏進取,探索形成了符合運銷集團發展戰略要求的煤炭銷售策略、工作思路和發展方式,走出了一條榆林銷售公司煤炭銷售專業化、規模化、數字化發展的新路子。12年來,他一直堅守在陜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與不懈堅持,努力踐行著“北移精神”。
選擇運銷選擇北移
“我是一名運銷人,參加工作34年,其中在運銷戰線上度過了33年。我是一名北移人,2009年至今一直在陜北工作。我更是一名陜煤人,是陜煤培養了我,沒有陜煤的蓬勃發展,就沒有我個人的成績。”這是一名煤炭老銷售人對工作的熱愛。
2008年,運銷集團組織了“陜煤要發展、運銷怎么辦”解放思想大討論,提出了在陜北實施專業化銷售的思路,號召大家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已在西安工作4年多的孫正文,告別常年臥病在床的父親和需要陪伴的孩子,抱著“個人成長離不開企業發展,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奉獻者,組織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的想法,放棄了關中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背起行囊,義無反顧來到了神木這方熱土。
盡心工作絢麗綻放
創業之初,面對陜北片區陳舊的銷售觀念和運力嚴重不足的難題,他和同事們積極跑鐵路、拓市場、疏通道,推行市場定價、以質計價的營銷理念,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嚴寒,顧不上風沙,不分晝夜,談業務、下礦井、看現場,克服重重困難,最終使專業化銷售工作在陜北得以全面落實。
在陜北的12年里,他借助所學的專業知識和長期從事煤炭銷售工作積累的經驗,積極開展陜北礦區煤層煤質特性和適用性研究,充分挖掘陜北煤炭資源內在的品質優勢,引導礦井優化產品結構,積極開拓非電煤市場,調整用戶結構,徹底解決了電煤一枝獨大、階段性需求不足制約礦井生產的難題,實現了生產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創造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目前,榆林銷售公司年銷售總量超過7000萬噸,非電煤銷售占比由原來的不足20%,提高到現有的63%,其中紅、檸、張三大主力礦井占比達到80%以上,成為國內化工企業原料煤最主要的供應商,產品供不應求,在沿海等區域成為市場的引領者、價格的制定者。
五十而知天命,已經55歲的孫正文在談到接下來的工作時,精神抖擻地說:“雖然現在50多歲了,對別人來說都快到退休的年齡了,但是現在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