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環保部李書邦 談感悟 2023年是陜化公司樹立“五個二”目標的基石之年,通過在陜西渭華干部學院參加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結合授課老師所講解的新時代十年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十項具體措施,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底線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我們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生態環境保護上要做到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我們不能因為遇到困難、遇到挑戰,就放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要求。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可能就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會走回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是堅持目標導向,系統謀劃各項工作任務,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抓源頭,建體系,逐步實現由“治”向“防”的轉變;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專項整治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環境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實施臺賬管理、嚴格整改銷號,強化各部門聯動,不留環境監管死角;三是堅持項目導向,大力實施工程項目建設,深挖治污潛力、補齊設施短板,提升治理能力,由“人防”向“技防”轉變。四是堅持結果導向,繼續實施工作調度、交辦、督查、考核、問責閉環工作機制,強化終端問效,提高治理成效。 因此,在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方面,我們要做到三個堅定不動搖。第一個不動搖,就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第二個不動搖,是堅持依法治理環境污染和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不動搖。第三個不動搖,是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不動搖。我們原則不能改,方向不能變,力度不能減,標準也不能降。 精準把握污染防治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推動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我國“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一項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健全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 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要構建黨委領導、各單位主體、各責任部門監管和職工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并形成一整套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是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合力的有效路徑。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多方共治、堅持依法治理的基本原則,達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效果。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多方共治,明晰各部門、各單位主體權責,暢通參與渠道,形成共同推進環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在新征程新使命下的新作為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堅定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和靈魂,是我們保持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要善于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堅定歷史自信,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創造性,學習創新思維,在學思踐悟中將經歷轉化為經驗,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靠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對于當代青年干部來說是一種挑戰,更是一個磨練意志、提高本領的機遇,主動作為,拒絕躺平,不能因為工作穩定而安于現狀,要努力跟上時代發展需要,積極查找自己的不足之處。把理論吃透,業務摸透、工作干透,以鉆下去的學習態度,不斷向領導、向同事、向書本學習,在實踐中深入學習,做到干什么像什么,用匠心踐初心,讓實干成為“標配”、用創新成就“未來”。我們要能夠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切實履行好本職崗位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非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