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22年度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雙碳論壇暨能效、水效“領跑者”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公布了202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名單及指標,陜化公司榮獲“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 為了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持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于2014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決定建立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并下發了配套的實施細則,旨在引導行業企業追趕超越,并適時將能效“領跑者”指標納入能耗限額國家標準,以提升行業整體的能效水平。 陜化公司自2019年首次申報合成氨產品能效“領跑者”并入圍前三甲以來,今年是連續4年獲得該項榮譽。近年來,陜化公司在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勇于嘗試,積極邁進。 積極探索創新,實現提質增效 一是開展了鍋爐降溫提效改造,實現鍋爐熱效率提高1.5%,單臺鍋爐年節約標準煤3784.3噸,同時對鍋爐裝置進行APC先進控制系統,優化鍋爐運行過程控制,實現節煤率達0.5%以上;二是實施氣化煤漿提濃改造,煤漿濃度提高到63.8%以上;有效氣體成分(CO+H2)從78.5%到82.5%以上,降低了殘碳率2~3%;合成氨原煤消耗較改造前下降36.58kg/t;三是推進合成氨提效改造,通過對合成氨甲醇洗滌塔內件進行改造,對甲醇洗冷量進行優化平衡,提高酸性氣體吸收效率、回收液氮洗燃料氣制氫、對氨合成工序冷量優化,降低入塔氨含量,提高合成氨凈值等。在未增加動設備的情況下,每日合成氨產量提高了10%,裝置運行效率顯著提升。 踐行回收利用,實現梯級利用 陜化公司注重余熱余能利用,先后對氣化爐除氧器放空進行改造,將除氧器放空氣回收利用,每小時回收蒸汽13噸,年節煤1萬噸;對生產系統蒸汽凝液余熱回收利用節能改造,選用節能型設備和技術,年節電量61.92萬度,年節能效益239.04萬元。積極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循環水系統優化及節能設備改造年節電折標煤8000余噸。 優化能源管理,打造人才隊伍 陜化公司自2014年參加國家工信部、世界銀行聯合開展的中國能效促進項目以來,在節能降耗、減污降碳的發展進程中,積極探索,以能源管理體系為主線,通過內訓和外培的模式,打造了一支理論扎實、技術過硬的能源管理團隊,協同共進,實現了從單純的能源管理到生產全過程的聯動,形成了提質增效、綠色低碳的能源管理新格局,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榮譽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鞭策。聚焦低碳、清潔發展,陜化公司從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兩個方面著手,引進新技術、新裝備、布局新領域,實現延鏈補鏈新發展;從優化用能結構、重塑產業結構著手,實現以現代煤化工產業為基礎,進軍綠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精細化工領域,全力推動企業“雙碳”戰略目標任務落地落實。(生產技術環保部 段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