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這個小發明絕了,沒想到核桃夾子也能當工具!”
“你別說,這核桃夾子用起來還真順手,省了不少勁。”
BDO分廠炔化反應器每隔三個月就要計劃檢修一次,主要任務就是把里面26根形似導彈一樣的蠟燭過濾器抽出更換濾布,被檢修員工戲稱為“穿褲頭”。套濾布是個精細活,每次更換前,工藝上都跟伺候寶貝似的,提前將蠟燭過濾器清洗干凈,用銅棒敲平身上的毛刺,套裝之前還要用手齊齊摸上一遍,以防劃傷濾布。
“套濾布和核桃夾子怎么能聯系到一起呢?”
原來,每次套濾布時,前端布頭是最大用力點,可濾布用手捏著有勁用不上,一次最少得七八個人同時用力,前邊用手捏著布頭使勁拉,中間指甲扣著往上套,既費人又費時間。第一次大修時光套濾布就干了整整三天。面對逐步好轉的市場優勢,炔化反應器檢修時長控制就成了提高企業效益的關鍵,決定性因素就是蠟燭過濾器及濾布更換時間。維保分廠磷銨檢修一班班長楊文民是個精明能干的老檢修工,在多次參與支援中不斷摸索實踐,用核桃夾子改造了一對便攜式工具,套濾布時把它夾在濾布頭,只需兩人用勁拉,利用杠桿原理越拉越緊,旁邊的人稍微助力就能順暢的將“濾布拉上去,大大減縮了時間和人力,成了檢修現場的“新寵”。
別看這是個小物件,可讓主人公費了好大心思。由于濾布成本昂貴,短短五六米的一條黃色帆布口袋,成本高達一萬,且不能見雨見曬,所以,在安裝時不能有任何損傷。楊文民是個經驗豐富善于創新的檢修班長,他受到鋼板起重夾的啟發,靈機一動買來兩個核桃夾子,改裝焊接成這個特殊工具,還有心的將鉗口設計呈弧形,以防用力點不均對濾布產生損壞。這個小發明一經使用,立馬派上了大用場,原來十幾個人才能干的任務,現在只需七八個人就輕松完成,核桃夾子搖身一變成了檢修利器,參與員工稱贊不絕,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職工小發明,企業大動力。現在炔化反應器檢修時長由最初的七天縮短為30多個小時,獲得了化工集團優秀課題組表彰。作為企業的一份子,在工作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理應勇于擔當,“有心”發揮聰明才智,想法子為盡快完成任務走“捷徑”,讓被動為主動,為企業分憂解難,這種“捷徑”走得好,走的值。(維保分廠 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