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2021年2月15日,動力分廠煙氣脫硫裝置一期吸收系統連續運行235天,二期吸收系統連續運行394天,硫酸銨后處理系統連續運行393天,均創歷史最好水平。此外,2021年1月份硫酸銨產量892.15噸,實現首月生產開門紅。
煙氣脫硫系統是陜化公司三臺鍋爐配套的煙氣處理裝置,在公司的環保排放工作中舉足輕重。該系統采用國內煤化工行業較為普遍的濕式氨-硫酸銨法脫硫工藝,利用低濃度廢氨水作為脫硫劑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降低煙氣中的煙塵含量,以達到凈化煙氣實現環保排放的目的。
脫硫后處理系統是濕式氨-硫酸銨法脫硫工藝配套的、必不可少的漿液處理系統,從漿液凈化、蒸發、分離,到硫酸銨固體干燥包裝,是一個獨立的生產系統。系統的運行是否平穩,直接影響一、二期吸收系統的長周期穩定運行和煙氣的達標排放。
系統運行穩定與否,工藝管理是關鍵。嚴控工藝指標,細化工藝管理,優化工藝調整,是動力分廠工藝管理經常講的一句話,也是多年的老傳統。在崗技術人員都會認認真真坐在DCS前調閱各項工藝指標曲線,查閱工藝報表和工藝報警,看操作人員是否操作精心,是否有工藝指標破標,在工藝指標破標后是否能及時發現,是否調整及時,對于發現的問題與當班人員分析指標偏離的原因,向員工宣貫工藝指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嚴格控制工藝指標是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分廠技術人員每天對各班組定期工作、設備潤滑、下發的工藝調整思路和系統穩定運行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于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時予以糾正,杜絕因制度執行不力或措施執行不到位而誘發的工藝波動。由于管理嚴格,措施得當,一二期吸收系統和后處理系統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運行,煙氣的達標排放,為公司的環保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今年一、二期脫硫吸收系統停車檢修前,為了確保檢修任務高標準、高質量順利完成,分廠提前統計檢修項目,設備技術員及時落實檢修所需備品備件材料。檢修期間,由于與煙氣脫白項目存在交叉作業,為了不影響檢修進度,技術人員每天下班前都會與項目部進行溝通交流,合理安排第二天的檢修、清理項目。在一、二期脫硫吸收系統停車檢修的三個多月里,高質量完成了所有檢修項目,為系統開車后的安全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
“居安思危”,只有經歷了挫折才能知道這四個字的深刻含義,針對脫硫系統設備、管道腐蝕嚴重,隱患缺陷比較多,制約系統長周期運行的難點問題,分廠高度重視,定期排查系統缺陷,有計劃的安排檢修,對后處理系統按計劃進行檢修、消缺,完成了稠厚器下椎體更換、尾氣引風機設備大修,機殼更換,消除了系統運行隱患。由于計劃檢修到位,隱患消除及時,一二期吸收系統創下了全年無故障運行記錄,后處理系統運行平穩,杜絕了非計劃停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脫硫崗位員工技術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為了提升員工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分廠技術員針對舊《操作法》修訂時的缺陷,自己動手繪制各個系統工藝流程圖,根據設備的構造原理、工藝系統技改方案、操作步驟編寫培訓教案,然后再一一進行培訓,課堂上為了讓員工能更好的對培訓內容全面了解,采用詳細講解并舉一反三的形式,真正讓員工融會貫通、熟練掌握。為了更加有效的提升培訓效果,增強員工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從11月份起,技術員創新業務培訓模式,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現場、模擬演練與實戰操作相結合的新型培訓模式,通過對生產薄弱環節、工藝疑點難點進行重點培訓,使員工業務水平大大提高,預防事故和處理事故的能力大大增強,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由于長期嚴抓工藝和設備管理,自今年1月份鍋爐高負荷運行以來,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明顯增加,系統工藝優勢和設備優勢明顯凸現,后處理系統生產運行穩定,吸收系統密度穩中有降,保持了良好的運行態勢,在保證系統安全環保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實現了穩產高產。(詹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