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清晨6:45分,夜色未褪,動力分廠鍋爐控制室內燈火通明。1號鍋爐主控屏幕DCS畫面上,一串報警信號突然閃爍,緊接著“汽包液位高”語音報警驟然劃破清晨的沉寂,“主給水自調閥卡澀27%”“汽包水位持續上漲”“給水電動閥關閉失敗”。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在司爐班組的果敢應對中悄然打響……
6時45分,鍋爐工段夜班司爐緊盯DCS畫面時發現異常。1號爐汽包水位曲線從土20mm陡然上翹快速攀升至+85mm,給水流量從190t/h漲至240t/h。
“主給水流量異常!”
他迅速調取參數,發現自調閥卡在27%無法動作,“給水電動閥關閉失敗”。更致命的是放水閥遠程無法操作,這意味著最后一道自動化防線已然失效。
“啟動應急處置”!班長王懷鵬的指令穿透蒸汽管道的轟鳴,“司爐楊樹平攜帶F扳手關閉主給水總閥!巡檢郭達就地確認調節閥狀態!副班長王校康緊盯水位曲線,調整燃燒狀況,注意汽溫。”三道人影瞬間沖出控制室,鍋爐運行二班的戰士們在蒸汽轟鳴中展開驚心動魄的立體阻擊。
在8米主給水手動閥旁楊樹平正弓身用身體抵住1.2米長F扳手,以全身重量下壓扳手,閥瓣在閥座里發出旋轉的刮擦聲,對講機傳來郭達急促的匯報:自調閥執行機構卡死,電動閥就地不動作!“開啟放水門!”班長王懷鵬的指令與扳手轉動的金屬摩擦聲重疊。此刻汽包水位已突破+150mm警戒線,距離觸發MFT跳車保護僅剩50mm裕度。
6:53,當楊樹平用扳手拼盡全力連續數圈的手動操作后。幾乎同時,郭達在2層平臺成功開啟放水電動閥。DCS畫面顯示給水流量曲線應聲下跌,在+165mm臨界點前,失控的水位終于被"鎖"在安全紅線內。
7:00,控制室電子鐘跳動的數字見證著這場15分鐘的攻堅戰。王校康緊盯三塊監控屏:汽包水位穩定在+50mm,主蒸汽溫度維持530℃合格參數,1號爐負荷曲線平穩如初。這個本該交接班的清晨,鍋爐運行二組用浸透工裝的汗水和磨破的手套,為“責任擔當”寫下最硬核的注腳。
晨光中,鍋爐轟鳴依舊沉穩。鍋爐運行二班的身影在下班的歸途中漸行漸遠,這不是運氣眷顧的僥幸,而是無數個日夜的未雨綢繆,是千百次錘煉的使命擔當,更是動力人刻進骨子里的安全信仰。(動力分廠 王校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