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磷銨總產量突破8月剛剛創新的月產紀錄,再次刷新磷銨歷史最高紀錄,實現月產3.4萬噸。1-10月份總產量比去年同期增產1.5萬噸。 人員、機器、環保、管理 10月份,磷銨分廠多次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召開專題會,緊盯小時產量和裝置開車率,從四個方面全面分析,分管領導牽頭負責,以問題為導向,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通過優化工藝、完善設施、統籌協作,抓住關鍵,深入挖潛,精準施策。 源頭把控,實施分類配礦 提高裝置對不同品位磷礦適應性 10月初,磷礦場庫存礦種多達9種。為了摸清不同礦種的“脾性”,磷銨分廠要求技術組每天通報一次配礦小結,根據傳統法、料漿法兩套系統運行情況,至少三天調整一次配礦比例,以嚴細實的作風穩定源頭,發揮兩套生產系統最大產能。 聚焦關鍵問題,攻堅克難 補齊短板,提高稀酸裝置開車率 以往,磷酸裝置過濾二系統負責接收全系統生產污水和濃縮沉降稠酸,導致裝置管線容易結垢,開車周期短。技術組攻堅克難。增加萃取槽壓縮空氣攪拌系統,解決反應槽攪拌能力不能滿足生產實際的問題。經過改造,生產能力較前期提升5%-10%,運行周期翻了一倍,通過優化稀酸指標控制,將稀磷酸的酸濃提高一個百分點,單獨一套大濃縮系統就能滿足“傳統法”二銨的濃酸需求。同時,小濃縮裝置采用“滾酸”的模式保證“料漿法”磷銨產品的指標要求,為一銨裝置粉粒同開釋放產能奠定基礎。 決定傳統法二銨產量的是單位時間噴入造粒機內的料漿量,而影響這一關鍵指標的是中和槽料漿泵噴漿是否持續。技術組翻出原始檔案,對中和槽不同時期的變更進行技術分析,找準核心原因,隨機實施了中和槽折流板增大折流面積的改造,取得較好效果。料漿管吹掃頻次從改造前平均5分鐘一次延長到15分鐘。噴漿的流量得到持續穩定的保障,磷銨產品產量和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因時制宜,因勢利導 錯峰停車保障裝置長周期滿負荷生產 10月13日-16日重污染天氣三級響應,要求磷銨日產減至設計產能80%組織生產。磷銨分廠立即調整生產組織思路,安排大濃縮系統提前計劃停車,熱洗清理,擇機組織稀酸裝置停車消缺,對影響生產的萃取槽防腐進行解決。響應結束后,分廠抓住一銨粉粒同開有利時機,調整工藝指標,充分釋放三個磷銨產品最大產能。(磷銨分廠 屈小強 王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