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公司煤氣化裝置A、B、C爐均已運行十年以上,取樣探頭、前級預處理、后級預處理長時間運行,處理樣品能力下降,導致儀表故障率很高,主要問題在于預處理的故障,不能有效地把樣品中的煤粉、水,雜質等除去,達不到現有的技術要求。 有什么好法子能解決氣化在線分析預處理遇到的問題?電儀分廠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技改專攻小組,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們重新選型,反復交流、測試對比。“系統要具有隔離、排放、清洗功能,可對樣品進行冗余精細過濾。”“降溫器要采用冗余設計。”……技改小組的成員們大處著眼、細處著手,不斷探索更改,終于確定了合適的樣品處理系統。 技改小組確定的樣品處理系統處理過程包括降溫、減壓、氣化、過濾、洗滌、除塵、干燥、加熱、冷卻、分離、壓力指示、流量指示、安全泄放、標定、流路切換等功能。前級預處理系統可對樣品進行降溫,降溫器采用冗余設計,并含有排液,沖洗功能,可對含大量粉塵顆粒的樣品進行冗余初次過濾,還對樣品進行伴熱與伴熱減壓;后級預處理系統可對樣品進行冗余精細過濾,具有超壓泄放功能、快速流通功能、標定功能、匹配儀表的流路切換和大氣平衡功能,并帶自動排液功能,可查看壓力指示、流量指示、溫度指示。目前,A、B、C爐完成改造投用,已順利運行半年,經計算,這項技改年創效達30余萬元。 “未改造的氣化在線分析預處理,無法進行有效地冷卻、除水、除塵、穩壓穩流、氣液分離,導致水汽和雜質進到測量模塊中,儀表測量數據失真,不能長時間穩定運行,儀表維護人員總要扎在現場,處理取樣根部的銨鹽結晶,不穩定的數據也會影響工藝人員的操作判斷。經過技改更換后,現在的預處理系統即使在冬天的極端天氣中也能穩定運行,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也激發了大家開展小技改的積極性。”氣化在線分析預處理技術負責人馬永婷說道。 電儀分廠將持續圍繞提質增效這一工作目標,在分廠員工中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用好、用活“小技改”,為建設現代化智慧陜化貢獻電儀力量。(電儀分廠 石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