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有效提升管理水平,進一步攻克制約磷銨生產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磷銨分廠以黨建融入生產中心為抓手,以公司黨委“揭榜掛帥”為契機,在降本增效上統一方向、在創新管理上凝聚共識。通過采取多項量身定做的技術革新、機制創新,把“降”字堅持到底,把“增”字落到實處,讓“揭榜掛帥”出實績、見實效。 創新管理、機制改革,提升員工勞動效率。復肥裝置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生產單元,怎樣在管理機制上有所創新,減小用工總量,提高勞動效率,既是降低用工成本的思量,也是化工企業減少現場人員作業頻次提升安全管理的探索。為此,磷銨分廠緊盯氟鈉裝置行車工正式工少、間歇式作業勞動效率低的特點,破題起勢、守正出新,施行氟鈉裝置用工體制改革,實現減員增效,提高加班人員總體收入;優化合并崗位,培養機運班年輕司機完成行車操作取證,保證3臺行車高效作業,提升勞動效率;根據實際情況,分廠將一銨庫房庫管員與一銨成品崗位進行合并優化,減少用工人數,提高勞動效率。 謀定而動、實至勢成,氟鈉產量持續翻新。氟鈉裝置是磷酸裝置的環保設施,在增產增效方面,氟硅酸鈉作為副產物,優化大濃縮氟回收噴淋系統,提高洗滌效率;更新化鹽池,部分老舊設施擴能,提高氟鈉裝置開車率;變更小袋包裝為噸袋包裝,提高勞動效率;用活激勵政策,氟鈉產量同操作人員收入直接掛鉤,操作人員成為直接受益者。 據統計,氟鈉平均日產自機制改革前大幅提升,今年1至10月份產量較去年同期提升186.2%。隨著氟鈉產量的提高,磷酸中的氟被充分吸收利用,尾氣內的氟含量降低,環保效益凸顯。同時,氟吸收系統閥門故障率大幅下降,每年節約閥門更換費用5萬元以上。 資產盤活、工藝優化,一銨日產突破瓶頸。公司生產技術環保部提出突破壁壘、消除短板,要求攻關一銨裝置日產突破500噸瓶頸。磷銨分廠技術組持續探索料漿法二銨二次中和比重和霧化的指標匹配最佳點,對返料系統實施粉塵回收環保改造,將回收的57%粉狀二銨作為新產量入庫銷售;不斷優化中和濃縮換熱器長周期運行模式,將一銨換熱器20天運行周期延長到一個月。當前,一銨裝置粉粒同開,日產已突破500噸瓶頸且已保持穩定,一銨裝置成為磷銨產量新的增長點。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磷銨分廠將繼續圍繞公司降本增效目標主動創新,持續“發力”,激活降本增效“新引擎”。(磷銨分廠 屈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