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川挺秀,篤情黃土;9月的楊凌,格外矚目。 黨建引領,鮮艷的中國紅在堅毅沉穩的深藍色大背景下顯得尤為醒目。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主要載體,農業教育創新聯盟融合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教育領域以及各國農業科研創新使命的高校資源,自豪的是,陜化專用肥公司以企業代表的身份加入該聯盟。 聯盟資源如何利用? 聯盟會員單位業務如何嫁接? 聯盟農業領域前沿科教成果如何轉化? 龐大的農業領域資源網絡,給專用肥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新機遇、新勢能,蓄勢待發,亟待挖掘。新愿景 今年是第三十屆農高會,與往屆不同的是,專用肥公司以全新的身份閃亮登場。在習近平總書記“守住18.5億畝耕地紅線、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思想的指引下,專用肥公司秉承“以農業為基準點、以農化為發力點、以農興為目標點”的經營思路,立足農業,真誠為農,從農資生產流通環節深耕細作,致力于成為為中國農業發展助力賦能的領軍企業。 新機遇 9月22日中午,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吳校長將沉甸甸的授權牌交付到專用肥公司代表手中的那一刻,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那一刻起,專用肥公司將以絲綢之路農業教育創新聯盟會員單位的身份繼往開來。創新聯盟匯集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的高校優質資源,為專用肥公司下一步的產品升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研成果轉化。已經入盟的95所“一帶一路”沿線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及農業領域企業單位,為專用肥公司整合平臺資源、借助外力走出國門奠定了良好的翹板基礎。加入創新聯盟,如何有效地借力突圍?將成為專用肥公司下一步重點思考的方向。 新勢能 絲綢之路農業教育創新聯盟會員單位,除了包括各國農業領域技術創新使命的農教高校,還整合了各類科研機構和農業領域優質企業資源。可以預見的是,專用肥公司將利用各所高校最新科研成果,經技術轉化,豐富自身產品結構,完成產品升級迭代;將利用創新聯盟各企業會員單位的涉農資源,借助其覆蓋全國甚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渠道網絡,成功將專用肥產品進行嫁接,提高銷量,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陜化品牌公信力;將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做產品科研背書,因地制宜、因物定肥、因癥尋解,徹底打通農肥流通領域全產業鏈融合,實現煤化領域農肥經營第一品牌。 加入絲綢之路農業教育創新聯盟,對于專用肥來說,僅僅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在創新聯盟這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領域流通的第一股,專用肥公司應充分發揮自身特有的品牌優勢,借勢突圍,實現產品銷售網絡輻射全國,走出國門。 前程已鋪就,在紅色黨建引領下,陜化專用肥公司定將不遺余力,為農業、為農戶、為國家做出身體力行的積極貢獻。(專用肥公司 梁婷)